保住你的牛仔褲-成長
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覺得自己成了屌絲,一無所有,這其實是當今世界青春悲情的一部分。看看其他國家的情況,也許對中國年青一代的自勵有些幫助。
不妨以許多人羨慕的美國為例。其實,美國這幾年的大學畢業生非常悲催。據說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降到了3。9%。媒體上有很多對大學畢業生幽默、調侃性的告誡。其中有一段我特別喜歡,不妨摘錄出來略用中文添油加醋,與年輕人們共勉:
你沒有錢,買不起房,買不起車,一無所有。你真是一無所有嗎?其實,你至少擁有一條牛仔褲。這是你最珍貴的私有財產。留著這條褲子,等20年后,你如果還能穿進去的話,你會高興得如同贏了“超級碗”一樣滿屋子跑!
想想不是嗎?就算你畢業時22歲吧,去問問那些42歲的,有幾個還能穿進去自己22歲時的褲子。10年前我在耶魯結識了一位教授,他比我年輕近10歲,屬于有房有車的階層;我則是個年過四十,博士獎學金用完卻還沒有找到工作的窮學生,屬于只穿得起褲子的階層。他對我講,當年買車時他剛剛畢業,自己的小屁股坐到駕駛座上,覺得那座位實在太寬大了。可如今,屁股越來越大,把那駕駛座蓋得結結實實。本來很悲情的我聽了這些,回家找出一條大學時穿過但舍不得扔的褲子,居然寬寬松松地穿了進去。如今我52歲了,30年前的褲子照樣屬于我。這私有產權咱看護得多好!我不僅高興得滿屋子跑,而且滿街跑,乃至練馬拉松把腿都練傷了。
別覺得這些僅僅是調侃。我希望年輕人從中看到許多太容易被忽視的生活哲學。大家總盯著自己沒有的,并為之死去活來地爭,恨不得把什么都搭上,卻不珍視自己所擁有的。
更重要的是,難道財富就是一切?和豪車、豪宅比起來,我看還是你穿得進的那條牛仔褲更重要。四分之一世紀以前,我也一無所有。但我知道,有兩樣東西是我的“私有產權”:一是知識,一是健康。如今呢?我們有了車,有了房。但是,比起許多同齡人來,我們的家庭還是太寒酸。大家都說“人比人,氣死人”,但我實在搞不懂為什么要氣。看看許多發財的人,他們早就把褲子都輸掉,穿不進去了。我30多年下來,大學那條褲子還是自己的。難道輸掉褲子的不該聽聽仍然穿著自己當年那條褲子的人講講人生嗎?如果說這也叫“屌絲心態”,我看還是那些能堅守者更可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