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控”不再被需要-視野
一項技術從發明到應用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和商業模式。
此刻,如果給你一支筆,你能描繪出一個怎樣的世界?
技術和商業的關系好比筆(工具)與萬物,由“1”出發,能夠創造無盡的可能,充滿想象,然而,從想象與現實,從技術發明到廣泛的商業應用,這中間的路該如何走呢?
金雅拓(Gemalto)作為全球數字安全領域的領先企業,總結金雅拓多年來在技術開發和商業實踐中的心得。
如何避免技術糾結癥
在決定開發什么技術之前,商業趨勢的研究很重要。在數據安全領域,研發人員找出了影響這一業務領域發展的三大關鍵因素,并將其作為技術可行性的重要評估依據。
首先,在各種數據服務中,信任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這種信任不是人們通常意義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而是人與技術之間的信任。如果要讓用戶信任一項全新的服務,勢必要保證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與便利。用戶知道從哪里獲取資料,與服務配套的設施健全,保證全流程順暢無斷點,只有好的使用體驗才會讓用戶產生信任感。新技術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瑕疵,用戶便再也無法建立起對服務的信任。其次是安全。資料、密碼、數據傳輸以及個人隱私得到保障才是技術得以普及的前提。第三是價值。人們接受一項新技術是因為它能帶來價值,或者省時間,或者省錢,或者更加人性化。從價值角度來看,手機再大人們也會不怕麻煩隨身攜帶,因為它能滿足溝通的功能,而設計尚居其次。任何一項技術,只要有應用,客戶就會有很高的黏性。
從技術發明到商業應用
一項技術要改變市場、改變消費者的行為非旦夕之功,也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實現的,是個系統工程。
以非接觸支付技術(NFC)為例,這一技術早在2003年便出現,但由于系統多種多樣,都還未成為主流。直到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兩者都流行起來后,NFC的價值才開始顯現出來。但是從價值顯現到應用,NFC作為支付平臺一直缺少支持和動力,其中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在NFC技術的推廣中需要爭取兩個端點,一個是手機端的支持,像蘋果公司通過蘋果支付(Apple?Pay)計劃,為蘋果6手機配備NFC功能。另一端則是找到愿意支持這一支付技術使用場景的商家。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很看好這個支付市場。美國全年支付金額可達4萬多億美元,每天就有2億筆的交易量。顯然人們希望一個通用的非接觸式支付系統盡快出現。Gartner公司預測,2023年之前全球NFC支付領域的年增長率為35%,市值達到3,710億美元。蘋果可將支付系統鏈接到蘋果的iCloud,僅此一項就會產生8億賬戶,這也是零售商的目標客群。如果消費者接受蘋果支付這項服務,那么蘋果公司將會成為世界非接觸式支付服務的領軍者。
因此,對蘋果來說,它最終能否說服足夠多的用戶使用其支付平臺,從量變達到質變,這也是業界在期待的大事件。蘋果ApplePay對NFC的重視是這一技術相對可喜的前景。實際上還有很多技術因為找不到應用方式都會面臨中途夭折的境地。
金雅拓曾經為南美洲開發了一種基于SIM卡上網的軟件,但是受到無線網絡的沖擊,這一技術很快失去了市場。但是其后研究人員發現,同樣的軟件引擎可以做成Smart?SMS,所發的促銷信息不用存儲至短信的收件箱,可以直接打開網頁,幫助客戶方便的了解資訊,可以說是為移動營銷度身定制的技術,一舉在南美洲市場起死回生。
同樣,金雅拓也將Facebook內置于SIM卡中,在非洲和中東使用,取得了很好的市場效果。所以技術的好與壞,成功與不成功,需要基于特定的商業應用場景和機會。
場景設計是技術新生的機會
作為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NFC本身有三大應用模式,卡模擬、讀寫模式和點對點模式,所有的應用都可通過這三種模式來實現。
但是技術可用還不代表普及,“場景”設計是技術應用的前提,通過創造新型的應用場景,人、技術與商業在不同點發生交匯,能夠帶來全新的體驗。而這些都是基于對生活方式和流行趨勢的洞察。“人”是場景設計的原點,人與技術和商業的關系能否體現出信任、安全和價值這三大原則決定著場景設計能否普及。
金雅拓曾經研發過一些非常“酷”的科技,其中有一項叫eGoTM的技術更是獲得諸多獎項,只要人觸碰某個物體,身份便得到確認。有些銀行對此很感興趣,甚至想象著將銀行卡作成戒指,付款時碰一下就可以了。遺憾的是,這一技術至今未能商用。其中的問題在于得了解銀行如何將這項技術植入日常的業務場景中,用戶又會如何使用這項技術,而不是其他的技術,使用中會遇到哪些障礙。
一項技術從發明到應用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需要各方一起參與協作才能最終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交到最終用戶的手中。這種先有技術再有市場的行為,稱之為“造勢”。但另一方面,商業社會也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全新的商業生態的崛起又給了現有的技術跨界應用的機會,企業可由“造勢”轉為“借勢”。
近年來共享經濟大熱,但是,共享經濟的特點是用戶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只能在某個時點屬于某個用戶,因此,這一商業模式的痛點在于從銀行到運營商再到客戶都需要進行身份認證,只有通過認證才能在后臺獲得一把虛擬鑰匙,并且完成相應的信用卡支付。這里用到的數字身份認證技術和非接觸式技術在傳統銀行業已經頗為成熟,現在只要轉換一個應用場景便能發掘一片巨大的藍海,極大地提升共享經濟中的用戶體驗。
其實在當今社會,各領域的領軍企業已經不缺好的技術,甚至有很多公司的技術儲備已經相當豐富,但是如何商業化,洞悉新的生活形態、新的應用場景,讓已有的成熟技術跨界應用,則成為公司技術發展之外的另一個研究領域,需要創意、想像、洞察,需要引入社會學的研究,讓科學和藝術發生化學反應,才能創造無盡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