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及《建丑月十五日虎丘山夜宴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獨孤及:建丑月十五日虎丘山夜宴序
獨孤及
方今內有夔龍皋伊,以佐百揆;外有方叔召虎,以守四方。江海之人,高枕無事。則琴壺以宴朋友,嘯歌以展霞月,吾黨之職也。吾是以有今茲虎丘之會。
巖巖虎丘,奠吳西門。窣然如香樓金道,自下方而涌,鎖丹霞白云于蓮宮之內。會之日,和氣滿谷,陽春逼人;巖煙掃除,肅若有待。余與夫不亂行于鷗鳥者,銜流霞之杯,而群嬉乎其中。笑向碧潭,與松石道舊。兕觥既發,賓主醉止;狂歌送酒,坐者皆和。吳趨數奏,云去日沒;梵天月白,萬里如練;松陰依依,狀若留客。于斯時也,撫云山為我輩,視竹帛如草芥。頹然樂極,眾慮皆遣。于是奮髯屢舞,而嘆今夕何夕。
同者八人,醉罷皆賦,以為此山故事。
這篇文章記敘虎丘山夜宴情景,時在十二月十五日,因以月建紀月,故稱之為建丑之月。文章以夜宴為題,所以把“夜宴”的氣氛寫得很濃,而“野宴”的風味也很撩人,充分體現了“琴壺以宴朋友,嘯歌以展霞月”的特色,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
作者首先概述的是虎丘的形勝之美,遠遠望去,“崒然如香樓金道,自下方而涌,鎖丹霞白云于蓮宮之內”,這不僅描繪出虎丘的峻撥之貌,而且勾畫出它的雄麗之姿。緊接著交代節候之佳,時值陽春,和氣滿谷,撩人心動,而煙消云散,皎月當空,萬里如練。碧波泛金,松蔭依依,云山蒙蒙。值此良宵美景,不由地使人心曠神怡,一種超越自我,擺脫塵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感油然而生,躍然紙上。
作者對夜宴活動的描寫,一方面鋪染“兕觥既發”,“狂歌送酒”的熱烈場面,寫出友輩之間的歡樂氣氛;另一方面則以生動的濡染虎丘夜色的清美,譜寫了一支情景交融、和諧酣暢的夜宴曲。正是這種良宵美景,凈化了人們的心靈,表達出復歸自然,物我同化的情感?!靶ο虮烫叮c松石道舊”、“松蔭依依,狀若留客”,便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在作者筆下,景助酒興,酒暢人意,物我同美,狂歌奮髯,手舞足蹈,“撫云山為我輩,視竹帛如草芥”,從而“頹然樂極,眾慮皆遣”,忘記所有煩惱,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虎丘夜宴的歡樂,熱情洋溢地抒發出對大自然的深沉愛戀之情,表現出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他們所尋求的不是酒的刺激,不是麻木狀態下的沉醉,而是在人生旅程中追求生命的價值,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圓融。
這篇文章雖然用駢偶句式寫成,但行文流暢活潑,描寫生動自然,尤其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全文氣韻生動,整飭凝練,意境幽美,感情豐富。作者的門生梁肅在《昆陵集》后序中曾評贊說:“其文實而簡,直而婉,辨而不華,博厚而高明”,以此論這篇游記,也可謂的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