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間的托克維爾:一種政治和理論生活的形成
【3856】兩個世界間的托克維爾:一種政治和理論生活的形成
(〔美〕謝爾頓?S?沃林著,段德敏等譯,譯林出版社,60.2萬字,2016年7月第1版,88元)
△5部分(26章):①權力的過剩;②邂逅神奇;③美國的理論包裝;④人物角色和理論的政治;⑤第二次美國之旅。
○關于美國政治理論兩本經典著作:《聯邦黨人文集》和《論美國的民主》。在學術界內外,托克維爾已成為當代美國政治話語中的固定角色。
○這本書用托克維爾的思想作為語境/文本,來對自由社會從現代早期到現代晚期的發展進行反思。關于托克維爾的重要一點是,他畢生致力于向后探索貴族社會,以求抵御新形式之專制主義的方法。
○托克維爾:“當代最令人震驚的一點是,人民和政府在引導政治和社會變遷方面的無力感。”
○現代性的奠基者中有培根、笛卡爾和霍布斯,這三位哲學家的一生幾乎占據了整個10世紀。
○孟德斯鳩沒有追隨洛克或盧梭的道路,試圖靠社會契約來訂立統治的條件和界限,從而來避免專制。
○為自己貼上標簽的“現代”開始意味許多事物,包括對將風俗和傳統拒斥為毫無思想的新思維方法的渴望。洛克就曾警告說:“當理性不在時,追隨習慣會導致巨大的荒謬”。
○托克維爾:“民主是一個所有人或多或少都參與政治的社會狀態”。“如果我必須為人類的痛苦分類的話,我會將它們按以下順序排列:首先,疾病。其次,死亡。再次,懷疑。”“人們不能沒有教條式的信仰,而且我會說人們需要它們。”“我的情感和欲望常常高于我的力量”。
○一個社會越民主,它在理論上就越透明或越能被概括;它越不民主,則越模糊,越不能被概括。
○托克維爾:“天意并沒有創造完全獨立或徹底奴役的人。事實上,天意在每個人周圍畫了一個他不能越出的命運之圈;在此圈廣闊的界限內,人是強大而自由的,一個民族也是這樣。”“在美國,自由的習俗創造了自由的制度;在法國,只能是自由的政治制度創造實踐。”“為了了解一個民族的法律與民情,必須從研究其社會境況開始。”他認為,“公民們喜歡把真實的宗教作為他們信奉的宗教”并不十分重要。
○美國民主的闡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