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容齋五筆》譯文與賞析
容齋五筆
天慶諸節
【原文】
大中祥符之世,諛佞之臣,造[1]為司命天尊下降及天書等事,于是降圣、天慶、天祺、天貺諸節并興。始時京師宮觀每節齋醮[2]七日,旋減為三日、一日,后不復講。百官朝謁之禮亦罷。今中都[3]未嘗舉行,亦無休假,獨外郡必詣天慶觀朝拜,遂休務[4],至有前后各一日。此為敬事司命過于上帝矣。其當寢明甚,惜無人能建白者。
【注釋】
[1]造:鼓噪;煽動。[2]齋醮(jiào):請僧道設齋壇,祈禱神佛。[3]中都:京城。[4]休務:停止辦理公務。
【譯文】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一些阿諛奉承奸佞之臣,煽動說掌管命運的天尊下凡以及上帝頒下天書等事,于是降圣、天慶、天祺、天貺等節日都一并興起。起初,京城里每次遇到以上節日都要請僧道設壇,向神佛祈禱七天,不久又減為三天、一天,后來就不再舉行了。百官朝拜神佛的禮儀也隨之取消了。現在京城已不再舉行與這些節有關的活動,趕上這些節日也不再休假祈禱,只有一些地方每遇諸節必到天慶觀朝拜,于是他們停止辦理公務,甚至有朝拜達前后兩天時間的,這樣敬事司命超過了上帝。很顯然這類活動早就應當禁止,遺憾的是,沒有人向皇上提出這一建議。
【評析】
本文中洪邁通過寫宋代的“天慶諸節”來反映出皇朝曾經盛行道教迷信這一事實,并且還評析說:“此為敬事司命過于上帝矣,其當寢明甚,惜無人能建白者”。由此可以看出,天慶諸節是宋代禮制變異的結果,遭到了正統學者的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