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百科,蘭花寓意,蘭花賞析
蘭花,葉似馬蘭,故名,別名有蘭草、山蘭、幽蘭、芝蘭、香草。
蘭花為蘭科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為須根,有根莖、花莖;葉帶狀常綠;花最為奇特,六瓣,花萼和花瓣生長在子房之上,各為3片,排列為兩輪,外輪為萼片,形似花瓣;內輪兩側為花瓣,中央的特花為唇瓣,有各種形狀;花多白色或米黃;雄蕊與雌蕊合生在一起,稱為蕊柱,蕊柱頂端有藥床,能生育的雄蕊退化為一枚,雌蕊的柱頭側生凹陷,表面有黏質。蘭花的果實為蒴果,成熟后為黑褐色,種子微小,含有數萬粒。宋代寇宗奭著《本草衍義》對蘭花做了生動的描寫:“蘭葉闊且韌,長及一二尺,四時常青,花黃綠色,中間瓣上有細紫點,春芳者為春蘭,色深;秋芳者為秋蘭,色淡。”
【養】
蘭花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半陰和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要求排水和通氣性能良好。適宜生長溫度15~25℃。冬季喜歡光照,耐寒力不強,入冬要移入溫室內養護。蘭花喜酸性水肥,最好澆雨水,澆自來水應放置兩三天后使用,忌用堿性水。土壤濕度要適中,過干葉易黃,過濕根易爛,要求不干不澆,澆則必澆透。夏季不可干,冬春不可濕。夏季早晚澆,次數多,量大些;冬季中午澆,次數少,量要小。澆水要在盆邊澆下,不要在葉面淋洗,可用噴壺噴水,葉面噴霧。夏季每隔15天施一次薄肥。
明代王象晉著《群芳譜·蘭花訣》記載養蘭四訣(也稱四戒):“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蘭花的特性:“愛朝陽,避夕陽,喜南暖,畏北涼。”即春季藏于室內,避風霜之患;夏季烈日當空,應遮蔭避之;秋季氣候干燥,要勤澆水,保持濕潤;冬季蘭花生長緩慢,不宜過多澆水。
蘭花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一般三年左右分株一次,在春、秋季進行。分株時要剪除腐敗的根葉,再用剪刀在假鱗莖間剪開,剪口處涂以草木灰,以防腐爛。上盆時將根理直,把土填實,使假鱗莖的頂端與土面齊,不可過深或過淺。栽后充分灌水,放陰處。
【賞】
蘭科植物,種類繁多。全世界共有800余屬,兩萬余種,為世界植物第二大科。中國是蘭花主產國,約150余屬,1000余種,是世界蘭花分布中心。
按蘭花生態習性可分為地生蘭和附生蘭兩大類。我國傳統栽培的蘭花多為地生蘭。地生蘭(也叫陸生蘭)多生長在土壤中,按花期可分春、夏、秋、冬四類。附生蘭原產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是附生在樹干、枝條、巖石上,而得名,也叫“空中花卉”。因生在空中,根叢露在空中,吸收空氣維持生命,而叫氣生蘭;因生長在熱帶地區,也叫熱帶蘭。
我國栽培的蘭花主要品種為: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春蘭(也稱草蘭、山蘭),一莖只開一花;蕙蘭(夏蘭)、建蘭(秋蘭)、墨蘭(報春蘭,冬季開花)、寒蘭(冬季至早春開花)等一莖開花數朵至十幾朵,皆不及春蘭名貴。
蘭花上品分“梅瓣”、“荷瓣”和“水仙瓣”。花中心有小瓣俗稱“鼻”,通常有紫褐斑點,無斑者稱“素心”,尤為貴重。一般花瓣狹長而尖者都是草蘭。
浙江省自古產蘭著名。浙江的蘭溪、姚江的蕙水,就是因盛產蘭蕙而得名的。其中有一種稱作“綠云”的春蘭,為蘭花中的絕品,曾使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為之傾倒,而在花前驚喜地寫下了“杭州散發出兩千年的馨香”的贊語。關于“綠云”蘭花還有一段傳奇。據說清朝同治年間,杭州近郊有一位陳氏農民,在山上挖到一株奇香的蘭花,愛不釋手,帶回家精心培育。這位農民只有一女,因家境貧困,尚未出嫁。杭州邵芝巖是筆莊店主,他酷愛蘭花,經三番五次周折,將陳女和那株蘭花一起娶回家中。后來他將此蘭作為商標招攬顧客。直到解放后的50年代,杭州中山路邵芝巖筆店門市部的墻上,還有雕刻的這盆蘭花的商標芳姿。
我國美麗的寶島臺灣是著名的“蘭花王國”,約有200多種。其省花蝴蝶蘭,曾在第三屆國際花卉展覽會上評為“群芳之冠”,這是世界上最好的蘭花。這種蘭花產于臺灣東南部面積僅40多平方公里的蘭嶼島上,因盛產這種名貴的蘭花而被命名“蘭嶼”。臺灣還有一種報春蘭,在春節前后開花,一枝九朵,清香淡雅,為蘭花中的珍品。
我國有一首張士燮作詞的歌頌臺灣蘭花的歌曲《蘭花與蝴蝶》,首段歌詞是:
蘭花美喲蘭花香,臺灣蘭花花中王。
在山谷,在林間,碧葉飛舞金花放。
蘭嶼島啊蝴蝶蘭,常與百花爭芬芳。
我愛臺灣蘭花美,花的山啊花的港。
祖國的寶島啊我的家鄉。
蘭花為我國特產的一種珍貴花卉,蘭花姿態秀美,以芳香著稱,古人稱之為“香祖”、“國香”、“王香者”、“天下第一香”。蘭花的意語表示純真自傲,潔白忠貞。蘭花自古受人喜愛,歷代詩人寫有許多詠蘭之詩。《易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此句意為知音人的話和蘭花一樣芬芳。唐朝皇帝李世民寫有《蘭花》詩: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蘭花終年鮮綠,姿態秀雅,花朵小巧玲瓏,香氣濃郁,有些詩人把蘭花比作美女,贊頌花香葉美。宋代蘇東坡《題楊次公春蘭》詩:
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
時間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曉風含露不曾干,誰插晶瓶一箭蘭。
好似楊妃新浴罷,薄羅裙系怯君看。
有些文人特寫了蘭香詩。元代畫家張羽寫有一首五言絕句詩: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元代余同麓《詠蘭》詩:
手培蘭蕊兩三載,日暖風和次第開。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元代張羽還寫有贊美蘭葉的詩: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哪解此,看葉勝看花。
原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稱蘭花為國香,并對賞蘭寫有頌詞:“蘭有四清:氣清、色清、姿清、韻清。”“氣清”指蘭花的香氣,“色清”指蘭花的顏色,“姿清”指蘭花之花與葉的姿態,“韻清”指蘭花的神韻。朱德委員長一生喜愛蘭花,寫有不少蘭花詩。1961年3月3日游廣州越秀公園時,寫有一首《蘭花》詩,刻在一塊形象美麗的碑上: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貫五羊城。
張學良將軍喜愛蘭花,在臺灣養蘭花20多年,他有一個蘭園,名品多達數百盆。1993年4月25日江澤民主席參觀第三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時,世界蘭惠協會會長黃秀球先生受張學良將軍之托,將一盆“愛國號”蘭花交給了江澤民。
世界上許多國家人民喜愛蘭花,以蘭花為國花的有新加坡、緬甸、斯里蘭卡、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巴西、委內瑞拉、巴拿馬、肯尼亞、塞舌爾等11個國家。蘭花也是浙江、四川、臺灣等省省花及蘭州等市市花。
東南亞盛產蘭花,蘭花是東南亞的象征。新加坡1981年宣布卓錦·萬代蘭為國花,這種花以培育它的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女園藝師卓錦命名的,還帶有卓越錦秀、萬古長青的涵義。卓錦·萬代蘭是一種熱帶蘭,挺拔的莖干,高可達1.2米,長條葉子寬又厚,其花四時盛開,幽香撲鼻。斯里蘭卡十分珍惜蘭花,他們用蘭花做成花籃或花環,獻給尊貴的客人。國家首腦出國訪問時,帶上蘭花,獻給所訪問的國家領導人。在斯里蘭卡,人們把“唇苞花”的洋蘭,作為婚禮上的珍品。緬甸的國花是“黃毛石豆蘭”,該國還有蘭花節。
世界許多國家重視蘭花,設有蘭花組織,蘭花國際貿易興旺。日本蘭花是由中國傳入的,日本蘭花書籍記載:“建蘭由中國秦始皇使者徐福攜來。”歐洲人于17世紀初就到中國采集蘭花品種,歐洲許多國家成立了蘭花協會,1954年在美國舉行了第一次國際蘭花會議,以后每三年舉行一次會議。英國、德國、美國、西班牙、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有蘭花刊物。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荷蘭、巴西、泰國等除公園、植物園、私人種植外,還成立了專門栽培蘭花的企業公司,蘭花在國際花卉市場中占全部貿易額的25~30%。中國蘭花出口日本,有的品種每株售價一二百美元。
熱帶蘭,又稱蝴蝶蘭,花形奇特,色彩艷麗,有的像彩蝶飛舞,有的似孔雀開屏,花多花大,一株可開十幾朵花。世界各國著名公園均有栽培,尤其是西歐、北美和東南亞熱帶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栽培,人們走親訪友時,贈送熱帶蘭花束,表示良好的祝愿。1975年我國和菲律賓建交時,他們把100種熱帶蘭贈給我國。1976年毛澤東主席逝世時,又贈給我國100盆金蝶蘭,以表達他們對毛澤東主席的敬意和哀思。
【用】
蘭花花葉兼美,文雅幽香,蘭花以香著稱,一花在室,滿屋飄香。蘭花適宜盆栽,制成盆景,蘭花插瓶,置于居室、客廳,增加詩情畫意。
蘭花可制香料、香精,也可窨茶、做糕點、菜肴的配料。鮮蘭花放清茶中(或干蘭花摻入茶葉),泡酒中,清香甘甜。炒菜、煮湯用蘭花作配料,風味獨特。
蘭花有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蘭花葉“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除胸中痰痺。其氣清香,生津止渴,潤肌肉,治消渴。煮水,治風病。消癰腫,調月經。”建蘭根治淋濁白帶,虎頭蘭的鱗莖可治跌打損傷。蘭葉對治療陰虛盜汗、蛔蟲腹痛、痔瘡等有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