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徐弘祖與《徐霞客游記》》賞析
徐弘祖與《徐霞客游記》
【概說】
《徐霞客游記》是一部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代地理學(xué)家徐弘祖經(jīng)過34年的旅行,寫下了天臺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和《浙游日記》、《楚游日記》等地區(qū)游記著作,以及其他的游記資料,后來由他人整理而成《徐霞客游記》。
徐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江蘇江陰人。在日記里,他通過多年的旅行觀察,對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zhì)、植物等現(xiàn)象均作了詳細(xì)的記錄,記載屬實,文筆可觀,在地理學(xué)和文學(xué)上卓有成就。
《徐霞客游記》在地理學(xué)上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 記述巖溶地貌并詳細(xì)考證其成因,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 糾正了文獻(xiàn)記載中關(guān)于中國水道的一些錯誤;
· 記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態(tài)品種,提出了地形、氣溫等對植物分布的影響。
【故事錦囊】
徐霞客出生于書香門第,父親徐有勉喜歡讀書游覽。因受父親的影響,徐霞客讀了許多歷史、地理之類的書籍。這些書使他從小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在他18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母親主持家務(wù)。她曾對兒子說:“男子漢當(dāng)志在四方,游覽名山大河,怎么能讓孩子像籬笆下的小雞,馬圈里的馬駒一樣圈死呢?”徐霞客聽了母親的這番話,決心出去遠(yuǎn)游。20歲那年,他首次出游先后游歷了江蘇、安徽、浙江、山東等16個省份。東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騰沖,南到廣西南寧一帶,北至河北薊縣的盤山,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他尋訪的地方,大都是一些窮鄉(xiāng)僻壤、人跡罕至的地區(qū)。經(jīng)常遇到生命危險,幾度出生入死,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有一次,他在黃山考察,途中天降大雪。當(dāng)?shù)厝烁嬖V他雪太深了,把登山的路都淹沒了,無法上去。徐霞客沒有退縮,他拄了一根鐵杖探路,爬到半山腰,山勢越來越陡,積雪結(jié)成了堅冰,又陡又滑。徐霞客用鐵杖在冰上鑿坑,踩著坑一步步地攀登,終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對其奉若神明,因為他們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經(jīng)好幾個月了。
五十多歲的時候,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主要游歷了我國的西南地區(qū),回鄉(xiāng)后不久就病倒了。臨死之前,他手里還握著考察中帶回的兩塊石頭。
徐霞客在旅游途中,將他的行蹤,見到的山川景色,還有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研究心得,都寫到了日記中,對中國的地理及水文、植物學(xué)作出了很大貢獻(xiàn)。這種熱愛祖國,熱愛科學(xué)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的。
【知識庫】
開卷有益
宋朝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編寫了一部百科全書——《太平總類》,全書共1000卷,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工具書。宋太宗規(guī)定自己每天看兩三卷,爭取一年內(nèi)看完。有人覺得皇帝日理萬機,去讀這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勸他少看些。宋太宗卻說:“多看書總有益處的,況且我不覺得勞神。”他堅持每天閱讀,有時因國事耽擱了,就抽空補上,并常對左右的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這就是后來用來勉勵人們勤奮好學(xué)的“開卷有益”。宋太宗讀完該書后將其命名為《太平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