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譯(帶拼音版)
呂氏春秋知分原文帶拼音版
【 知zhī分fēn 】
三sān曰yuē : 達dá士shì者zhě , 達dá乎hū死sǐ生shēng之zhī分fēn , 達dá乎hū死sǐ生shēng之zhī分fēn 。 則zé利lì害hài存cún亡wáng弗fú能néng惑huò矣yǐ 。 故gù晏yàn子zǐ與yǔ崔cuī杼zhù盟méng而ér不bù變biàn其qí義yì 。 延yán陵líng季jì子zi , 吳wú人rén愿yuàn以yǐ為wéi王wáng而ér不bù肯kěn 。 孫sūn叔shū敖áo三sān為wèi令lìng尹yǐn而ér不bù喜xǐ , 三sān去qù令lìng尹yǐn而ér不bù憂yōu 。 皆jiē有yǒu所suǒ達dá也yě 。 有yǒu所suǒ達dá則zé物wù弗fú能néng惑huò 。 荊jīng有yǒu次cì非fēi者zhě , 得dé寶bǎo劍jiàn于yú干gān遂suì 。 還hái反fǎn涉shè江jiāng , 至zhì於yú中zhōng流liú , 有yǒu兩liǎng蛟jiāo夾jiā繞rào其qí船chuán 。 次cì非fēi謂wèi舟zhōu人rén曰yuē :“ 子zǐ嘗cháng見jiàn兩liǎng蛟jiāo繞rào船chuán能néng兩liǎng活huó者zhě乎hū ?” 船chuán人rén曰yuē :“ 未wèi之zhī見jiàn也yě 。” 次cì非fēi攘rǎng臂bì袪qū衣yī , 拔bá寶bǎo劍jiàn曰yuē :“ 此cǐ江jiāng中zhōng之zhī腐fǔ肉ròu朽xiǔ骨gǔ也yě ! 棄qì劍jiàn以yǐ全quán己jǐ , 余yú奚xī愛ài焉yān !” 於yú是shì赴fù江jiāng刺cì蛟jiāo , 殺shā之zhī而ér復fù上shàng船chuán 。 舟zhōu中zhōng之zhī人rén皆jiē得de活huó 。 荊jīng王wáng聞wén之zhī , 仕shì之zhī執zhí圭guī 。 孔kǒng子zǐ聞wén之zhī曰yuē :“ 夫fū善shàn哉zāi ! 不bù以yǐ腐fǔ肉ròu朽xiǔ骨gǔ而ér棄qì劍jiàn者zhě , 其qí次cì非fēi之zhī謂wèi乎hū !” 禹yǔ南nán省shěng , 方fāng濟jì乎hū江jiāng , 黃huáng龍lóng負fù舟zhōu 。 舟zhōu中zhōng之zhī人rén五wǔ色sè無wú主zhǔ 。 禹yǔ仰yǎng視shì天tiān而ér嘆tàn曰yuē :“ 吾wú受shòu命mìng於yú天tiān , 竭jié力lì以yǐ養yǎng人rén 。 生shēng , 性xìng也yě ; 死sǐ , 命mìng也yě 。 余yú何hé憂yōu於yú龍lóng焉yān ? 龍lóng俯fǔ耳ěr低dī尾wěi而ér逝shì 。” 則zé禹yǔ達dá子zi死sǐ生shēng之zhī分fēn 、 利lì害hài之zhī經jīng也yě 。 凡fán人rén物wù者zhě 、 陰yīn陽yáng之zhī化huà也yě 。 陰yīn陽yáng者zhě , 造zào乎hū天tiān而ér成chéng者zhě也yě 。 天tiān固gù有yǒu衰shuāi嗛qiǎn廢fèi伏fú , 有yǒu盛shèng盈yíng坌bèn息xī ; 人rén亦yì有yǒu困kùn窮qióng屈qū匱kuì , 有yǒu充chōng實shí達dá遂suì 。 此cǐ皆jiē天tiān之zhī容róng物wù理lǐ也yě , 而ér不bù得de不bù然rán之zhī數shù也yě 。 古gǔ圣shèng人rén不bù以yǐ感gǎn私sī傷shāng神shén , 俞yú然rán而ér以yǐ待dài耳ěr 。 晏yàn子zǐ與yǔ崔cuī杼zhù盟méng 。 其qí辭cí曰yuē :“ 不bù與yǔ崔cuī氏shì而ér與yǔ公gōng孫sūn氏shì者zhě , 受shòu其qí不bù祥xiáng !” 晏yàn子zǐ俯fǔ而ér飲yǐn血xuè , 仰yǎng而ér呼hū天tiān曰yuē :“ 不bù與yǔ公gōng孫sūn氏shì而ér與yǔ崔cuī氏shì者zhě , 受shòu此cǐ不bù祥xiáng !” 崔cuī杼zhù不bù說shuō , 直zhí兵bīng造zào胸xiōng , 句jù兵bīng鉤gōu頸jǐng , 謂wèi晏yàn子zǐ曰yuē :“ 子zǐ變biàn子zi言yán , 則zé齊qí國guó吾wú與yǔ子zǐ共gòng之zhī ; 子zǐ不bù變biàn子zi言yán , 則zé今jīn是shì已yǐ !” 晏yàn子zǐ曰yuē :“ 崔cuī子zi , 子zǐ獨dú不bù為wèi夫fū 《 詩shī 》 乎hū !《 詩shī 》 曰yuē : 莫mò莫mò葛gé藟lěi , 延yán于yú條tiáo枚méi 。 凱kǎi弟dì君jūn子zǐ , 求qiú福fú不bù回huí 。’ 嬰yīng且qiě可kě以yǐ回huí而ér求qiú福fú乎hū ? 子zǐ惟wéi之zhī矣yǐ !” 崔cuī杼zhù曰yuē :“ 此cǐ賢xián者zhě , 不bù可kě殺shā也yě 。” 罷bà兵bīng而ér去qù 。 晏yàn子zǐ援yuán綏suí而ér乘chéng , 其qí仆pú將jiāng馳chí , 晏yàn子zǐ撫fǔ其qí仆pú之zhī手shǒu曰yuē :“ 安ān之zhī ! 毋wú失shī節jié ! 疾jí不bù必bì生shēng , 徐xú不bù必bì死sǐ 。 鹿lù生shēng於yú山shān , 而ér命mìng懸xuán於yú廚chú 。 今jīn嬰yīng之zhī命mìng有yǒu所suǒ懸xuán矣yǐ 。” 晏yàn子zǐ可kě謂wèi知zhī命mìng矣yǐ , 命mìng也yě者zhě 。 不bù知zhī所suǒ以yǐ然rán而ér然rán者zhě也yě 。 人rén事shì智zhì巧qiǎo以yǐ舉jǔ錯cuò者zhě , 不bù得de與yǔ焉yān 。 故gù命mìng也yě者zhě , 就jiù之zhī未wèi得dé , 去qù之zhī未wèi失shī , 國guó士shì知zhī其qí若ruò此cǐ也yě , 故gù以yǐ義yì為wèi之zhī決jué而ér安ān處chǔ之zhī 。 白bái圭guī問wèn於yú鄒zōu公gōng子zǐ夏xià后hòu啟qǐ曰yuē :“ 踐jiàn繩shéng之zhī節jié , 四sì上shàng之zhī志zhì , 三sān晉jìn之zhī事shì , 此cǐ天tiān下xià之zhī豪háo英yīng 。 以yǐ處chù於yú晉jìn , 而ér迭dié聞wén晉jìn事shì , 未wèi嘗cháng聞wén踐jiàn繩shéng之zhī節jié 、 四sì上shàng之zhī志zhì 。 愿yuàn得dé而ér聞wén之zhī 。” 夏xià后hòu啟qǐ曰yuē :“ 鄙bǐ人rén也yě , 焉yān足zú以yǐ問wèn ?” 白bái圭guī曰yuē :“ 愿yuàn公gōng子zǐ之zhī毋wú讓ràng也yě !” 夏xià后hòu啟qǐ曰yuē :“ 以yǐ為wéi可kě為wéi , 故gù為wéi之zhī , 為wéi之zhī , 天tiān下xià弗fú能néng禁jìn矣yǐ ; 以yǐ為wéi不bù可kě為wéi , 故gù釋shì之zhī, 釋shì之zhī , 天tiān下xià弗fú能néng使shǐ矣yǐ 。” 白bái圭guī曰yuē :“ 利lì弗fú能néng使shǐ乎hū ? 威wēi弗fú能néng禁jìn乎hū ?” 夏xià后hòu啟qǐ曰yuē : “ 生shēng不bù足zú以yǐ使shǐ之zhī , 則zé利lì曷hé足zú以yǐ使shǐ之zhī矣yǐ ? 死sǐ不bù足zú以yǐ禁jìn之zhī , 則zé害hài曷hé足zú以yǐ禁jìn之zhī矣yǐ ?” 白bái圭guī無wú以yǐ應yīng 。 夏xià后hòu啟qǐ辭cí而ér出chū 。 凡fán使shǐ賢xián不bù肖xiào異yì : 使shǐ不bù肖xiào以yǐ賞shǎng罰fá , 使shǐ賢xián以yǐ義yì 。 故gù賢xián主zhǔ之zhī使shǐ其qí下xià也yě必bì義yì , 審shěn賞shǎng罰fá , 然rán後hòu賢xián不bù肖xiào盡jìn為wéi用yòng矣yǐ 。
呂氏春秋知分翻譯
通達事理的人士,通曉死生之義。通曉死生之義,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以,晏子與崔杼盟誓時,能夠不改變自己遵守的道義;廷陵季子,吳國人愿意讓他當王他卻不肯當,孫叔敖幾次當令尹并不顯得高興,幾次不當令尹并不顯得憂愁。這是因為他們都通曉理義啊。通曉理義,那么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楚國有個叫次非的,在干遂得到了一把寶劍。回來的時候渡長江,到了江心,有兩條蛟龍從兩也纏繞住他乘坐的船。次非對船工說。“你曾見到過兩條蛟龍纏繞住船、龍和船上的人都能活命的嗎?”船工蛻:“沒有見到過。”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寶劍,說,“我至多不過成為江中的腐肉朽骨罷了,如果丟掉劍能保全自己,我何必要舍不得寶劍呢?”于是跳到江里去刺蛟龍,殺死蛟龍后又上了船。船里的人全都得以活命了。楚王聽到這事以后,封他為執圭之爵。孔子聽到這事以后說:“好啊,不因為將成為腐內朽骨而丟掉寶劍的,大概只有次非能做到吧!”
禹到南方巡視,當他渡江的時候,一條黃龍把他乘的船馱了起來。船上的人大驚失色。禹仰臉朝天感慨地說:“我從上天接受使命,盡力養育人民。生和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我對龍有什么害怕的呢?”龍伏下耳朵垂下尾巴游開了。這樣看來,禹是通曉死生之義、利害之道了。
凡是人和物,都是陰陽他育而成的。陰陽是由天創造而形成的。天本來就有衰微、虧缺、毀棄、隱伏,有興盛、盈余、聚積,生息;人也有困頓、窘迫、貧窮、匱乏,有充足、富饒、顯貴、成功。這些都是天包容萬物的原則,是命運不得不如此的規律。古代的圣人不因自己的私念傷害神性,只是安然地對待罷了。
晏予與崔杼盟誓。崔杼的誓詞說:“不親附崔氏而親附齊國公室的,遭受禍殃!”晏子低下頭含了血,仰起頭向上天呼告說,“不親附齊國公室而親附崔氏的,遭受這禍殃!”崔杼很不高興,用矛頂著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頸,對晏子說;“你改變你的話。那么我跟你共同享有齊國;你不改變你的話,那么現在就殺死你!”晏子說:”崔子,你難道沒有學過《詩》嗎?《詩》中說:‘密麻麻的葛藤,爬上樹干桂頭。和悅近人的君子,不以邪道求福。’我難道能夠以邪道求福嗎?你考慮考慮這些話吧!”崔杼說;“這是個賢德的人,不可以殺死他。”于是崔杼撒去兵器離開了。晏子拉著車上的繩索上了車,他的車夫要趕馬快跑,晏子撫摸著車夫的手說:“安穩點,不要失去常態!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會死。鹿生長在山上,可是它的命卻掌握在廚師手里。如今我的命也有人掌握著了。”晏子可以說是懂得命了。命指的是不知為什么會這樣但卻終于這樣了。靠耍聰明乖巧來做事的人,是不能領會這些的。所以命這東西,靠近它未必能得到,離開它未必能失去。國家杰出的人知道命是如此,所以按照義的原則決斷,安然地對待它。
白圭向鄒公子夏后啟問道;“正直之士的節操,平民百姓的志向,三家分晉的事情,這些都是天下最杰出的。因為我住在晉國,所以能經常聽到晉國的事情,不曾聽到過正直之士的節操、平民百姓的志向。希望能聽您說一說。”夏后啟說;“我是鄙陋之人,哪里值得問?”白圭說;“希望您不要推辭。”夏后啟說:“認為可以做,所以就去做,做了,天下誰都不能禁止他,認為不可以做,所以就不去做,他不去做,夭下誰都不能驅使池。”白圭說;“利益也不能驅使他嗎?威嚴也不能禁止他嗎?”夏后啟說;“就連生存都不能驅使他,那么利益又怎么足以驅使他呢?連死亡都不足阻禁止他,那么禍害又怎么足以禁止他呢?”白圭無話回答。夏后啟告辭走了。
役使賢德之人和不肖之人方法不同:役使不肖之人用賞罰,役使賢德之人用道義。所以賢明的君主役使自己的臣屬一定要根據道義,慎重地施行賞罰,然后賢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為自己所使用了。
以上就是呂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譯、呂氏春秋知分原文帶拼音版的相關介紹。為您推薦:呂氏春秋·覽·恃君覽文言文和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