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的故事
【生卒】:531—591?
【介紹】:
字介,祖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東,晉以來世居金陵。初仕梁為湘東王參軍,元帝即位,官散騎常侍。西魏破江陵,被俘入關(guān)中,他不愿仕于仇國,冒險率妻子逃奔北齊,官至黃門侍郎、平原太守。齊亡入周,為御史上士。隋文帝開皇中,太子召為學(xué)士,尋病終。
顏之推能詩賦,尤善為文。其詩基本上沿襲齊梁余風(fēng),但比較質(zhì)樸,現(xiàn)存5首,其中《古意》其一較著名。所作《顏氏家訓(xùn)》是他的代表著作。雖以儒家思想為立身治家之道,但往往插敘一些親身見聞,因此內(nèi)容廣泛,其意并不限于教訓(xùn)子弟,亦多“辨正時俗之謬”。立論平實(shí),風(fēng)格質(zhì)樸,讀來親切動人。顏之推的賦僅存《觀我生賦》和《稽圣賦》殘文。《觀我生賦》是一篇自傳性的作品,比較真切地反映了時代的面貌和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在這篇作品中,他滿懷悲憤地控訴了侯景之亂和異族侵?jǐn)_對人民生活和古老文化的摧殘,字里行間,流動著作者的同情和悲憤。本篇最突出的特色,是在敘述之中鼓動著悲憤的感情波濤,與以往的一些辭賦相比,本篇的感情顯得特別真摯而又深沉。這種特色乃是時代所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