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出處】唐·李頎《琴歌》。
【意思翻譯】今晚主人設宴勸酒喜氣盈盈,又請高手彈琴助興。明月照在城頭上,烏鵲飛噪,樹木披著寒霜,衣裳浴著秋風。
【全詩】
《琴歌》
.[唐].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注釋】 ①廣陵客:最著名的琴曲有《廣陵散》,晉代嵇康善彈 此曲,聲調絕倫,后樂善彈琴的人為“廣陵客”。②城頭:李頎做過新鄉縣尉,此可能指新鄉城頭。③銅爐:銅制的香爐。華燭:花燭。淥(lu錄)水楚妃:都是琴曲名。④動:指琴聲響動。物皆靜:萬籟無聲。 ⑤清淮:淮水。云山:高入云霄的山嶺,這里指所要經歷的道路景色。從此始:從琴聲中先感受到。
【賞析】
唐詩中有不少涉及音樂的作品,其中寫聽琴的詩作尤多,往借詠琴而言志,或借寫聽琴而抒情。李頎的《琴歌》就是這樣的作品,它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席上聽琴后所作。
首二句交代聽琴的場合、時間、緣起以及演奏者。因酒興而鳴琴,可見其心情之暢達自適。著一“歡”字,渲染了賓主之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鳴琴”二字點題,提挈全篇。
三、四句轉折一筆,不寫演奏,而寫夜景,描繪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深秋月色圖:月光如水傾瀉在靜默的城垣上,不時有烏鵲驚飛;銀霜滿樹,木葉蕭蕭,寒風吹衣,一派凄冷肅殺之氣。與前兩句所傳達的歡快融洽之情相比,這兩句則低沉壓抑,這是以哀景反襯樂情,即便秋氣凜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擋了。同時,它為下文寫彈琴作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