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出處】唐·白居易《竹枝詞四首》
【意思】《竹技》曲調苦怨究竟是把誰怨?夜靜山空里歌聲時續又時斷。巴楚的青年男女齊聲來歌唱,愁杯了江樓里的忠州病長官。
【翻譯】
竹枝苦怨怨何人,靜夜空山里竹枝之聲斷續可聞,
夜靜山空歇又聞? 這幽怨凄惻的哀音究竟怨何人?
蠻兒巴女齊聲唱,巴蜀荊蠻的少男少女齊聲高唱,
愁殺江樓病使君。愁殺了江樓我這個忠州病使君。
【鑒賞】
第二首寫靜夜聽唱《竹枝》。前兩句寫哀怨如泣的《竹枝》歌聲時斷時續,打破了夜靜空山的沉寂,同時問這幽怨惻怛之歌怨的是何人。以問語說,不直接道出,發人思索,而更覺沉痛可傷。第三句謂這《竹枝》怨歌并非獨唱,而是“蠻兒巴女齊聲唱”。戀兒巴女,當時對湖北、四川一帶男女青少年的一種稱謂,因古時稱楚國為荊蠻、四川為巴蜀。這齊聲所唱之怨歌,遭貶謫、受打擊的詩人聽了,更勾引起自身的愁怨之情,因此末句詩人喟嘆云:可愁煞了江樓上的我這個忠州病使君啊!上首借景寓悲,這里則無窮羈愁盡在“殺”之中,傾懷而訴,不嫌直致。